要闻
NEWS
第20250421期
中深资讯
INFORMATION EXPRESS
中深·优质项目推荐
绿色板材行业领军企业项目简介
1、产品从基材、工厂、研发、设计、营销、服务等环节,构建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链,产品质量好,规模化优势明显,区位优势稳固
2、公司持续打造国内国外双品牌
3、已通过GB/T19001-2016/ISO9001:2015质量管理认证、通过日本交通省住宅局F★★★★质量认证、通过美国SCSCARB000790和SCS-EPA-000791认证、取得欧盟FSC森林认证
4、公司为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、江苏省创新型中小企业、江苏省上云企业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
5、公司已拥有9项实用型专利
6、项目需求:股权融资
基于BIM技術的建筑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简介
1、提供多元化的建筑科技服务,涵盖机电设计顾问、机电深化设计与 BIM顾问、内装深化设计与设计监修、内装工程管理、3D扫描与点云数据分析,以及FM运维管理平台搭建等领域。
2、推出自主研发的BIM运维管理平台,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性能,陆续中标多个国内外重点项目。
3、于2017年成功推出自主研发的BIM运维管理平台,进一步开发了SY—IFM平台。
4、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,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解决方案,助力客户拓展全球业务。
5、项目需求:股权融资
近期资本市场资讯
NEWS
PART 01
金融市场
近期,资金市场:央行维持稳健货币政策;债券市场:国债发行稳步推进。
(一)资金市场动态
1、逆回购操作
3 月底至 4 月 19 日,央行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。3 月末广义货币(M2)余额 326.06 万亿元,同比增长 7%,显示货币供应保持合理增长;狭义货币(M1)余额 113.49 万亿元,同比增长 1.6%;流通中货币(M0)余额 13.07 万亿元,同比增长 11.5%,一季度净投放现金 2498 亿元。3月的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,与前期持平,这体现了央行维持市场资金价格稳定的政策意图,避免了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对资金面和市场预期产生的不利影响。
2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
3月MLF到期量较2月有所变化,央行根据当时市场流动性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MLF续做操作。MLF操作利率在3月保持平稳,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市场机构可以根据稳定的MLF利率合理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定价,避免了因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。
(二)债券市场动态
1、储蓄国债发行
财政部决定发行 2025 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,发行期为 2025 年 4 月 10 日至 4 月 19 日。第一期期限 3 年,票面年利率 1.93%,最大发行额 250 亿元;第二期期限 5 年,票面年利率 2%,最大发行额 250 亿元。两期国债均从 2025 年 4 月 10 日起息,按年付息。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 300 万元。
2、经济数据影响债市
4 月 16 日多项重磅经济数据出炉,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.4%,数据出台后,债市触底反弹,走出小幅 “深 V” 走势。截至 11 时,10 年期国债报 1.64%,下行 1.5bp,国债期货方面,30 年期主力合约品种领涨 0.16% 至 120.08 元,10 年期以 0.08% 涨幅紧随其后。3 月份各品种城投债共发行 675 只,发行规模 4,087 亿元,发行数量同比下降 11.1%、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14.5%,环比分别增长 71.8% 和 80.7% 。
(三)黄金市场:价格震荡波动
2025年黄金价格表现亮眼,年内涨幅超23%,在全球大类资产中涨幅稳居第一。从年初开始,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、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多重因素交织下,黄金的避险属性被充分激发,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,推动价格持续攀升。同时,全球央行购金热潮也为金价上涨提供了坚实支撑,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,优化外汇储备结构,降低对美元的依赖。3 月底至 4 月 10 日期间,黄金市场缺乏明显单边驱动因素,整体呈现区间震荡走势。4 月 10 日数据,国际现货黄金上涨 3.33% 至 3082.7 美元 / 盎司,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上涨 1.59% 至 728.88 元 / 克。
(四)股市情况
1、全球股市波动
4 月初,一场由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资本市场。4 月 2 日,特朗普宣布向贸易国征收对等关税,力度远超此前预期,当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创下近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。欧洲市场、亚太市场也纷纷下跌。4 月 7 日,全球金融市场上演 “黑色星期一”,美股期货全线崩盘,国际油价暴跌,黄金跳水,亚洲和欧洲股市大跌。
2、A 股表现韧性
A 股在 4 月 7 日遭遇 “黑色星期一” 之后,4 月 8 日 11 日持续反弹,期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 4.57%。
面对外部冲击,中国展现出一定韧性,中央汇金两日内千亿级资金增持,险资和社保等长线资金万亿级潜在增量资金入市,超过 400 家上市公司响应增持回购,政策托底与市场化机制协同发力。
4 月 11 日之后,A 股继续保持一定韧性,重要指数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有涨有跌,整体处于波动调整阶段 。个股方面分化明显,例如有研新材截至 2025 年 4 月 10 日公司股东户数为 15.85 万户,较 3 月 10 日减少 3.09 万户,减幅为 16.3%,从股价来看,2025 年 3 月 10 日至 2025 年 4 月 10 日,有研新材区间跌幅为 21.55%,在此期间,主力资金净流出 14.26 亿元,游资资金净流出 1.4 亿元,散户资金净流入 15.65 亿元 。
不同行业板块受行业政策、业绩预期等因素影响,表现参差不齐,市场整体处于结构调整阶段,投资者根据不同行业和个股的基本面情况进行布局和调整。
PART 02
国内焦点
2025 年 4 月 17 日,中国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制全球首台千比特量子计算机原型机 “天河量枢”,这一突破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关键转折。
(一)量子比特数量的里程碑
“天河量枢” 搭载自主研发的 “九章三号” 量子芯片,量子比特数达到 1024 个,较 2023 年 IBM 的 433 量子比特处理器提升 136%,较谷歌 2024 年发布的 105 量子比特 Willow 芯片提升近 10 倍。这一规模使量子计算机首次具备处理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,例如模拟包含 100 个原子的分子反应(传统超算需耗时半年,而 “天河量枢” 仅需数小时)。
(二)纠错技术的革命性突破
团队首创 “拓扑 超导” 混合量子架构,通过表面码纠错技术将量子比特的逻辑错误率降至 0.001%,纠错效率达 99.2%,超越国际同类技术 2 个数量级。这一突破解决了长期制约量子计算实用化的核心瓶颈 —— 量子比特的脆弱性。例如,在金融风险预测中,系统可同时模拟 800 种市场崩盘场景,而传统计算机因误差累积无法完成此类任务。
(三)产业链协同效应
该成果带动量子芯片制造、低温制冷、量子测控等产业链发展。例如,合肥本源量子已实现千比特量子芯片量产,良率达 75%;上海超导科技的稀释制冷机实现 273.14℃超低温环境的稳定运行,成本较进口设备降低 60%
(四)国际竞争格局重塑
美国 IBM 的千比特量子计算机原计划 2026 年推出,而中国提前一年实现突破,迫使美国加速推进 “国家量子计划”,2025 年追加 20 亿美元预算。欧盟则启动 “量子旗舰计划” 二期,重点布局量子通信与计算的融合应用。
PART 03
海外观察
2025年美国关税事件是特朗普政府上任后掀起的新一轮全球贸易冲突,其规模和复杂性远超2018年贸易战。这一事件以“对等关税”为核心,通过叠加多重税率、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和供应链限制,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系统性冲击。
(一)导火索
2025年2月1日,特朗普以“芬太尼问题”为由签署行政令,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%关税(叠加301条款后综合税率达20%),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。此举被外界视为对2024年大选承诺的兑现,旨在转移国内经济矛盾。
(二)全面升级
4月2日,美国推出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%基准关税,同时对15个贸易逆差最大经济体加征更高税率,其中对华税率达34%(叠加其他关税后综合税率最高达145%)。核心打击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(104%关税)、光伏产品(154%)、半导体(50%)等战略产业。
(三)豁免与反复
尽管美国对部分稀缺资源(如多晶硅)实施关税豁免,但政策反复无常。例如,4月11日豁免智能手机关税,次日又否认豁免,导致市场信心严重受挫。
(四)全球反制与连锁反应
中国反制:中国分阶段将对美关税从34%提升至125%,并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精准打击美国军工产业链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8%,但对东盟出口增长21%,显示市场多元化成效。
盟友分歧:欧盟内部矛盾凸显,法德支持强硬反制(如对美大豆、汽车加征25%关税),而匈牙利、意大利担忧自身产业受损,主张谈判。最终欧盟将反制措施推迟至7月,并扩大至卫生纸、化妆品等民生领域。
新兴市场冲击:墨西哥、越南等“友岸外包”国家虽未被加征高额关税,但美国要求其供应链“去中国化”,导致区域产业链重构成本激增。例如,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需满足《美墨加协定》75%零部件本地化要求,推高生产成本。
(五)滞胀风险与产业链割裂
全球贸易萎缩:WTO预测2025年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.2%,北美地区出口跌幅达12.6%,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。半导体、汽车等行业的全球供应链可能永久性分裂,形成“中美欧”三大板块。
企业生存挑战:中国电子、汽车行业对美出口依赖度超19%,叠加54%-73.3%的关税后,企业利润率压缩超20%,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裁员或转产。美国中小企业因进口成本上升,倒闭率同比增加37%。
通胀螺旋风险:关税推升进口商品价格,美联储为抑制通胀可能维持高利率,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,形成“高关税-高通胀-高利率”恶性循环。
(六)反思与结论
2025年美国关税事件标志着全球化进入“安全优先”时代,其影响远超贸易范畴,将重塑全球产业链、政治联盟和技术标准。短期来看,世界经济将面临滞胀风险和供应链断裂;长期而言,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,区域贸易协定和技术自主创新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对于企业和投资者,需关注三大趋势:供应链区域化、技术脱钩加速、政策不确定性常态化,以动态调整战略应对变局。
PART 04
政策风向
货币政策:灵活宽松与精准滴灌并重;金融监管:防风险与促改革双轮驱动;科技创新:资本市场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;对外开放:制度型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并行。
(一)货币政策:灵活宽松与精准滴灌并重
总量工具持续发力:2025 年货币政策明确转向 “适度宽松”,预计全年可能降准 2 次(4 月和 7 月),释放资金约 1.5 万亿元。同时,LPR 有望分两次下调 25 个基点,引导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。这一政策基调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” 相呼应,旨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,尤其是出口依赖型行业(如电子制造)面临的关税冲击。
结构性工具聚焦重点领域:央行设立信贷市场司,统筹推进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等 “五篇大文章”,通过专项再贷款、优惠利率等工具,加大对科技创新(如 AI 算力、量子科技)、绿色转型(光伏、新能源汽车)、普惠小微等领域的支持。
(二)金融监管:防风险与促改革双轮驱动
资本市场深化改革:证监会 2025 年重点工作包括: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(如养老金、保险 资金)、深化科创板改革(强化 “硬科技” 定位)、完善退市制度与分红机制。此外,中央汇金启动类 “平准基金”,通过央企增持回购稳定市场。
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监管:针对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,政策支持通过兼并重组、资本补充等方式化解风险,同时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穿透式监管,防范数据滥用与垄断。
(三)科技创新:资本市场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
科创板引领新质生产力: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较 2019 年增长 7 倍,市值增长 8 倍,重点支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 “硬科技” 领域。2025 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,科创板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包容性。
科技金融工具创新: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联动,通过 “投贷联动”“知识产权质押” 等模式支持科技企业。例如,北京中关村试点 “认股权贷款”,允许银行以企业股权为质押发放贷款。
(四)防范风险
守住风险底线:证监会提出强化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,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,坚决守住风险底线。
完善监管法规制度:加快完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,强化科技赋能,增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穿透力,打击恶性违法违规。
(五)对外开放:制度型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并行
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:《2025 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,扩大电信、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,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。
人民币国际化提速: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扩展至 17 个省市,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资金定向拨付,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。2024 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 48 万亿元,占货物贸易结算的25%。
END
中深资本总部位于中国深圳,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投资管理机构,为实体企业、金融机构、政府、个人等各领域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。中深资本充分发挥创始人团队国际化金融资本优势,为企业量身定制投融资组合解决方案和审慎的风险管理程序,结合多元化的股权、夹层、债权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资本应用模式,以达至客户企业整合资源最终目的,以此促进企业长效发展,推动产业经济繁荣。
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~
中深资本客服微信